热点关注: 内地剧情(747) 日韩剧情(212) 港台剧情(191) 香港电影(92) 中国电影(92) 欧美剧情(64) 黄国伦(51) 音乐大补帖(51) 书评(18) 丑女无敌第三季(11) 张峰(11) 李欣汝(11)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影评 » 香港电影影评

《赤壁·下》影评: 累赘的剧本“谋杀”了赤壁

浅影

浅影发表于2009-01-09 01:27
来源:130影萍网 标签:赤壁2Red Cliff:Part II赤壁吴宇森

费里尼说,有些导演一生都在拍同一部电影。吴宇森在很长的时间里就是这“有些导演”中的一位,然而当白鸽、定格以及慢镜头,所有这些昔日的吴氏特色沦为一种商标,很难想象这样的《赤壁》是属于吴宇森的。

吴宇森是靠动作片起家的,从扬名四海的《英雄本色》开始,吴氏电影的特点就基本上已经定型了。那是一个属于边缘人的黑道江湖,在这个江湖中只有两种人,讲义气的人与背信弃义的人,影片的主角一般都是黑道中的杀手与落魄的警察,“江湖道义”才是用来衡量人物好坏的唯一标准。此外,片中的这类人本身就有着巨大的残缺性,当他们身上的这些缺陷与超出这些缺陷的“情感道义”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物本身的价值便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提升,于是悲剧性与宿命论贯彻在情感之中,爆发出巨大的美学能量,感动了整个二十世纪末期的华人世界。在这里,我们可以很明确地感受到,“道义”是吴宇森电影永恒的主题,重视“道义”的老吴拍摄同样以道义为核心的《赤壁》,这本来就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然而电影这东西终究是以讲故事为主的,剧本作为一剧之本,它所承担的是支撑起整部作品的巨大任务,这个环节一旦出现纰漏,任凭导演能力再高,恐怕也只能哀叹“为之奈何”了。作为华语电影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赤壁》各方面都可谓是精益求精,然而野心与期望的过大,往往导致电影作品在创作上的不自由与不纯粹。火烧赤壁的故事要用上下集将近5个小时的时间来讲述,并且是流水帐一般的叙述模式,这的确是让人费解的。恐怕除了商业片的市场营销策略,也很难找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合理解释了。到底是什么谋害了《赤壁》?就是这种上下集的这种发行方式以及片商对于票房纪录的那份渴求。
 
的确,《赤壁》作为一部娱乐片与一部商业大片绝对是成功的典范,单凭《赤壁·上》全亚洲5亿人民币的票房收入与流行了半年的影片台词就已经足够说明该片的成功,这种成功是史无前例的,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辉煌的亚洲战绩,并且这个纪录还将持续下去。《赤壁·下》显然就是进一步扩大该片战绩的终极武器。为了创造这个辉煌,为了带动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在世界范围的地位,《赤壁》就必须用上下集的两波攻势来刺激这个曾经疲软的国内市场。而影片的剧本,就是在这样一个商业目的的情况下诞生的。
 
电影就是电影,电影是以人物为本的艺术表达,电影不是教科书,任何人倘若指责《赤壁》与历史不符,那的确是应该挨打,要看历史的人可以去图书馆翻历史教科书,而不应该来看《赤壁》。《赤壁》是中国内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对得起“史诗”二字的电影作品,张艺谋的《英雄》、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夜宴》都只是商业大制作下的赚钱机器,但是它们这些作品的存在不可否认地对中国电影市场起到了强心剂的作用,正是有了这些中国商业大片的实验品,才有了今天《赤壁》的空前盛况。可是这些实验品的发行模式已经成为了一种惯性,他们以票房盈利作为根本目的,以牺牲影片的质量作为代价,于是在红色的票房海洋中,这些电影很迅速的成为了速朽的大作。www.130q.com
 
中国的商业电影到了《赤壁》这里应该是一座最巍峨的巅峰。吴宇森是华人世界中最成功的导演,他的国际地位以及对于大制作商业片的那种控制力,在中国内地乃至香港都是绝对的王者。他懂得好莱坞大片的模式,懂得如何均衡协调国际观众的口味,更关键的一点就是,他懂得影片的节奏应该如何掌控,在什么时间高潮戏应该上演,在什么时间煽情戏应该插入。然而这一切,在上下集的《赤壁》中完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吴宇森一次又一次地向上下集这种模式妥协,向冗长的剧本妥协,上集中牧童吹笛、寻找水牛、孔明接生这些多余的片段已经对影片节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到了下集,虽然情节相对紧凑,但是孙尚香深入敌后、蒋干盗书、这些次要情节的长时间刻画也着实对影片的节奏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三国的故事是冗长的,火烧赤壁所需要的铺垫也的确是必要的,然而电影不是电视剧,属于电影的时间就应该讲属于电影的故事。况且影片截取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作为描绘主体来进行演绎,那么所有的故事核心就应该围绕着赤壁之战展开,在这类时间跨度极长的史诗电影剧本上,好莱坞的编剧实力就体现出来了。他们懂得取舍,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对电影所要展现的核心情节有用,哪些无用,理性的决定该删什么,该留什么,甚至知道可以用段落式的快速蒙太奇来带掉些什么,这些道理对于在好莱坞闯荡多年的吴宇森来说不会不知道。那么为什么同样一部电影非得做两个版本,国内上下集加起来将近5个小时,而欧美版只有2个半小时。这不仅仅是照顾欧美观众不懂人物关系,真正潜藏其中的,是片方的商业目的。
 
《赤壁》这部电影自始至终,吴导一直都在竭尽全力把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发挥到极致,双雄模式的继续,冷兵器下的暴力美学,从《风语者》大场面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来驾驭赤壁,尽管《赤壁·上》中八卦阵的场面调度与武戏依然有所不足,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比《风语者》那场登陆戏的场面调度要好上不少,近距离的肉搏依然保持着吴宇森对小场面巷战的灵活操控。到了此次的《赤壁·下》,吴导的大全景镜头比以前给的少了,火烧赤壁的战船撞击也以小范围的镜头特写为主,大的全景只拉了两次左右。后面陆地上的攻城战才是影片特效发挥得最好的地方,但是仔细回想我们发现,这部分印象深刻的镜头主要还是集中在了投石机与剑阵上,下集中的重头戏几乎全部都是电脑特效。吴氏暴力美学中令人熟悉的元素只能依稀在几个定格镜头中找到一丝影子。
 
抛开《赤壁·下》的武戏,其他的叙述时间里恐怕只有交叉剪辑的双雄模式会给吴导的粉丝们带来好感。在吴宇森传统动作片中,最典型的就是这种交叉剪辑,两个处于敌对方的男人往往有着相同的性格与价值观,他们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感受对方的下一步行动,同时又互相尊重对方,彼此惺惺相惜。影片中诸葛亮、周瑜、曹操之间的人物刻画便是这种模式的继续。这对于影片剧情的推动起到了相当巨大的作用,这部分的节奏感是紧凑的。无奈于影片的片长不能让这种模式持续过长的时间,双雄模式在影片开头所建立起来的紧凑感随着孙尚香深入敌后邂逅孙叔才被抹杀得荡然无存,盟军这边轻松有趣的喜剧音乐也迅速地将这种优势抹得干干净净。
 
内地的这个版本,是属于贺岁档的《赤壁》,更是以创造票房神话为目的而打造的《赤壁》,商业片的本质与称霸票房的野心才是这部作品存在的根本意义,我们所看到的美其名曰“完整版”,而实际上只是《赤壁》欧美版的半成品。
 
累赘的剧本是谋杀《赤壁》的凶器,刻意创造票房神话的上下集发行模式才是扼杀这部佳作的元凶。希望即将发行的《赤壁》欧美版让《赤壁》成为一部真正的佳作留名世界影坛。


作者:基督山伯爵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上一篇:《赤壁下》:精彩的国产大片
下一篇:《狼牙》影评: 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份放松的心情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
最新评论

关注用户

    最近还没有登录用户关注过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