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内地剧情(747) 日韩剧情(212) 港台剧情(191) 香港电影(92) 中国电影(92) 欧美剧情(64) 黄国伦(51) 音乐大补帖(51) 书评(18) 丑女无敌第三季(11) 张峰(11) 李欣汝(11)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影评 » 美国电影影评

电影《我不在这儿》: 解构迪伦

影萍

影萍发表于2009-06-22 01:13
来源:130影萍网 标签:我不在那儿I am Not There鲍勃·迪伦

生活最大的遗憾就在于它是直线前进的,我们不能后退,我们不能快进,痛苦的时候我们不能跳过去,幸福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停下来慢慢欣赏。你可以不喜欢你自己,但你不可以成为别人。生活一如“子在川上,逝者如斯”。总之,我们不能任意选择自己的生活。
 
然而在电影里,这就完全不同了,一个人的生活可以被解构的千姿百态,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一直需要电影的原因,电影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成了一种平行空间的关系,在电影里,人们可以找到里一个甚至另几个完全不同的自己。或许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托德.海因斯在电影《我不在这儿》里将鲍勃.迪伦做了一次解构,让人们看到了六个不同的迪伦。
 
在六七十年代的摇滚文化里,鲍勃.迪伦是一个不能不提的人物,人们一直称他为民谣诗人,但是他对于摇滚乐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1966年,迪伦在一次演唱会里使用了电吉他,激怒了很多在场的观众,有人说他背叛了民谣音乐,其实无论是民谣还是摇滚,迪伦都是在用吉他扮演着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因此,他的影响也不止在音乐界里,1997年后,迪伦曾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垮掉派诗人金斯堡称赞这位民谣诗人的歌词,尖锐而简约,就像圣经中的箴言。而迪伦小的时候就认为:“现在这个时候,唱歌带给我的指引,远胜过任何一部圣经”。
 
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要拍他的传记电影的确很难,特别是迪伦现在还活着,今年还出了他的第33张录音室专辑《共度一生》,目前正在欧洲做巡回演出。给活着的人拍电影,总有一点盖棺定论的意味。2005年,马丁.西科塞斯曾给他拍了一部四个小时的传记片《没有方向的家》,将迪伦四十多年的音乐生涯做了一个回顾,更加强了这种盖棺定论的味道。所以,2007年,当托德海因斯拍摄《我不在这儿》时,他尝试着用六个不同的演员,其中包括克里斯汀·贝尔、海斯·莱杰、理查德·基尔,甚至还有女星凯特·布兰切特,来诠释这位民谣诗人,使迪伦有一种不可预测的味道,跳出了一般传记片的窠臼,这也许更符合迪伦的本意,因为他永远在改变,永远让自己处于一种“我不在这儿”的“缺席”状态。
 
不知道现在的90后对迪伦知道多少,对于70后和80后那些经历过九十年代中国摇滚乐兴盛时期的人来说,随着摇滚乐一起被引进中国的鲍勃.迪伦,在他们心目中,绝对是一个标杆式的人物。然而,即便是那些对于迪伦有所了解的人在看这部《我不在这儿》的时候,难免也有些吃力。托德.海因斯不止是在拍一部人物传记片,他把人物放在一个大时代的背景下来展现,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人对自身定位的一个基础。因此如果对于那个时代的美国文化不了解,你可能完全不懂影片在讲些什么,甚至连影片中哪个是鲍勃.迪伦都搞不清楚。
 
托德.海因斯不仅用六个演员来扮演迪伦,所扮演的角色也并非都用迪伦这个名字。影片里其中有个歌手叫杰克.罗林斯,很多不明就里的观众可能以为历史上真有其人,其实不然,他只不过是托德.海因斯臆造出的一个歌手,是迪伦的一个分身。在现实生活中,甚至鲍勃.迪伦这个名字也不是他的真名,他的原名是Robert Allen Zi-mmerman,后来由于他非常崇拜垮掉派诗人迪伦.托马斯,索性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鲍勃.迪伦。
 
作为一部传记影片,这部电影最奇怪的地方就在这里,托德.海因斯用六个不同的演员来所造六个不同的迪伦。这种手法香港导演杜琪峰在《神探》里也用过,但他强调的似乎是人格分裂,杜琪峰要借刘青云的神探之眼,找到藏在人们心中的一只只“鬼”,托德.海因斯在此却试图用这种方法画出一位伟大的民谣诗人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轨迹。
 
更为奇怪的是,少年时期的迪伦导演甚至用了一个黑人演员来扮演。这个角色非常的关键,他展现了迪伦此后四十多年音乐生涯中艺术灵感的两个来源,一是黑人音乐,一是少年迪伦念念不忘的名字——伍迪.格里思,他也是一个民谣歌手,鲍勃.迪伦称他为自己的老师。此外,流浪的途中,少年的迪伦还遇到了一个不知名的黑人妇女,正是她告诉整天迷恋于传统黑人音乐的迪伦,要关注现实,从此,迪伦真的开始关注现实,最终成为了六七十年代批判现实的一位音乐旗手。
 
其他的五位演员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迪伦,希斯·莱杰塑造了一位批判社会的歌手迪伦,英国演员本·威士肖塑造了一位痴迷于19世纪法国诗人兰波的迪伦,克里斯汀·贝尔塑造了一位处于爱情与婚姻生活中的迪伦,凯特.布兰切特塑造了一位处于由民摇转向摇滚时期的迪伦,理查.基尔扮演的迪伦最为神奇,他似乎是一个眷恋于自己最后家园的流浪者。正是这众多的迪伦把观众搞糊涂了,国外的影迷给这部电影的评价并不是很高,很多评论说它虽然是一部好电影,但是有些“奇怪”。与此相反,国内的影迷对他的评价却很高,我想大概也是“慕名”而评。
 
尽管我对迪伦这个人很感兴趣,但其实我并不喜欢他的歌,准确的说,是不喜欢他的嗓音。他的歌影响了很多乐手,也被很多人翻唱过。这部电影里出现的歌,基本都是迪伦六七十年代创作的,导演却很少选用迪伦自己唱的版本,大部分还是由别的乐队和乐手来翻唱的,这也和整部影片的“解构”理念相一致。
 
电影最后的那首歌是迪伦最著名的反战歌曲《敲着天堂的门》,由安东尼和约翰逊翻唱的,非常好听。回想起来,我最初知道鲍勃.迪伦这个名字,也是通过这首歌,那时是由炮与玫瑰乐队翻唱的。印象中这首歌好像被很多人翻唱过,克莱普顿、艾薇儿、Babyface、邦.乔维、音速青年、U2、甚至还有我们的周华健。看着这么多的人翻唱过这首歌,仔细想想,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现实生活在鲍勃.迪伦在面前并非是直线的,他把生活给解构了,而非一般人那样,被生活解构了。或许这正是鲍勃.迪伦的伟大之处吧。

 

文/柏拉不图 更多 www.130q.com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上一篇:电影《字典情人》影评: 当妖娆村姑遇上热血青年
下一篇:电影《2012世界末日》影评: 灾难就在不远的将来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
最新评论

关注用户

    最近还没有登录用户关注过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