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内地剧情(747) 日韩剧情(212) 港台剧情(191) 香港电影(92) 中国电影(92) 欧美剧情(64) 黄国伦(51) 音乐大补帖(51) 书评(18) 丑女无敌第三季(11) 张峰(11) 李欣汝(11)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影人 » 导演

李安电影美学系列

浅影

浅影发表于2008-12-06 21:39
来源:130影萍网 标签:李安

(一)前言
在06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全球年度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名人”中,华裔导演李安榜上有名。他是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华人导演,也是我所钟爱的一名温厚独特的儒者。都说成功电影的衡量标准有很多,戛纳的、奥斯卡的、柏林的、威尼斯的……,但是做好电影的态度都是一样的,李安对待文化的专注和看待世界的眼光,让他拥有了一片广阔的创作时空。在国际荣誉层面上,李安已然代表了被西方主流社会认可这个尺度上,华人导演能做到的最好标准。一个对中西文化都有浸染的“文人导演”,能够坚守住人文的严谨态度,和对人性的执着思考是让人敬佩的,能够在与西方的沟通中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是令人思索的。
李安与国内的第五代导演同龄,虽然他的从影和成名比第五代导演还稍晚,但从他目前已取得的成就、产生的影响和创作的态势来看,第五代导演中如张艺谋、陈凯歌等佼佼者,均不能与之比肩。且李安甚至拍摄的作品都比他们少几倍,然而每部作品一定有所收获。是什么使得中西方的不同观点的交汇在李安身上得到了如此协调一致的共鸣?

李安主要作品年表
2006年《断背山》
2003年《绿巨人》
2000年《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1999年《与魔鬼共骑》(“Ride with the Devil”)
1997年《冰风暴》(“The Ice Storm”)
1995年《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
1994年《饮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
1993年《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
1992年《推手》(“Pushing Hands”)
1984年《分界线》(“Fine Line”)
1982年《荫凉湖畔》(“I Wish I was That Dim lake”)

李安主要获奖经历
2006年因电影《断背山》获第63届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2000年因电影《卧虎藏龙》获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2000年因电影《卧虎藏龙》获第58届金球奖最佳导演,美国“导演协会奖”
1995年因电影《理智与情感》获美国全国影评协会和纽约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导演
1993年因电影《喜宴》获第三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1993年因电影《喜宴》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西雅图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1992年因电影《推手》获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提名。

李安小介(摘)
李安1954年出生在台北,祖籍江西。1975年他自国立台湾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他先是在伊利诺斯大学学习戏剧导演,获戏剧学士学位。后又前往纽约大学学习电影制作,并获得电影硕士学位。在纽约大学学习期间,他拍摄了《追打》(“The Runner”)、《我爱中国菜》(“I love Chinese Food”)和《棒艺术家》(“Best The Artist”)等16毫米电影作品。1982年他拍摄了《荫凉湖畔》(“I Wish I was That Dim lake”),获纽约大学奖学金及台湾政府主办的独立制片电影竞赛奖、金穗最佳短故事片奖等。
1984年以《分界线》(“Fine Line”)作为其毕业作品,从纽约大学毕业。该片还获纽约大学生电影节金奖作品奖及最佳导演奖。这段时间,他还参加了著名黑人导演斯派克-李(Spike Lee)的反映学生生活的电影《Joe’s Bed-Stuy Barbershop: We Cut Heads》的摄制工作。接下来的6年时间,他一直在美国从事电影剧本创作工作。期间,他仔细研究了好莱坞电影的剧本结构和制作方式,试图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一些全新的作品。那段时间,李安完全靠妻子微薄的薪水度日,甚至当起了“家庭妇男”。他每天在家里带孩子、练习厨艺,闲下来就构想剧本。1990年完成了剧本《推手》(“Pushing Hands”),获台湾政府优秀剧作奖。该剧本不仅为李安赢得了40万元奖金,而且使他获得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的机会。1992年,他亲自执导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将《推手》搬上了银幕。这是一部反映在纽约的一家台湾人生活中的代沟和文化差异的喜剧片,这部影片在台湾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等8个奖项的提名,并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导演评审团特别奖。此外,该片还获得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由于《推手》的成功,李安再次获得了执导电影的机会。他的第二部电影是1993年推出的《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在这是一部关于传统伦理观念的通俗剧。在这部影片中,他通过一个生性活泼的纽约人以一顿便宴来招待自台湾来参加他的婚礼的父母一事,进一步探索了二种文化和二代人之间在社会体制、伦理观念和人际关系观念上的迥异。通过这部电影,他探讨了不同民族对于家庭、两性关系和同性恋的认识。这是一部完全以好莱坞模式制作的中国电影,上映后赢得了一致的好评。该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奖,在西雅图电影节上获最佳导演奖,并获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在他的家乡台湾,这部电影获得了第三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作品、导演、编剧奖以及观众投票最优秀作品奖。从此,李安在国际影视界的声誉猛增,一举跃入世界知名导演行列。
1994年,他拍摄了《饮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这是他所执导的第三部电影,主要诠释了家庭问题和新旧冲突这个主题。本片的主演是台湾著名演员郎雄(Sihung Lung)。这是李安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部电影,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提名,第三十九届亚太电影展最佳作品、最佳剪辑奖,第七十七届大卫格里菲斯奖最佳外语片奖,并获独立制作奖和第七届台北电影奖优秀作品奖,列1994年台湾十佳华语片第一名。
成功地拍摄了这部影片之后,李安跨进了好莱坞主流电影制作的大门,1995年他执导了他的第一部英语片《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这部电影改编自简-奥斯汀的小说《理智与情感》,编剧是本片的女主角艾玛-汤普逊。该片获得的评价极高,获得了诸多的奖项,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汤普逊还获得最佳剧本改编奖),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及多项英国学院奖。李安还评选为全国影评协会和纽约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导演。
1997年,李安又开始改编里克-穆迪(Rick Moody)的小说《冰风暴》(“The Ice Storm”)。本片讲述的是在“水门事件”那个年代,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家庭内发生的种种矛盾—-四十多岁的男人面临着中年危机;正值青春斯发育阶段的少男少女整日与爹妈针锋相对;夫妻间不可告人的秘密……。该片的主要演员包括凯文-克莱恩(Kevin Kline),西戈尼-韦弗(Sigourney Weaver),琼-艾伦(Joan Allen)和克里斯蒂纳-里奇(Christina Ricci)等。李安在这部片中,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七十年代美国家庭关系的微妙的一面,本片的成功使李安在国际影视界声誉大振。这部影片也赢得了许多项国际电影协会的奖项,包括1997年编剧詹姆斯-沙穆斯(James Schamus)在戈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的最佳编剧奖。凭借此片,李安确立了他在好莱坞A级导演行列中的地位。
此后,李安转而尝试拍摄反映美国内战的影片—-《与魔鬼共骑》(“Ride with the Devil”)。与前两部影片相比,李安的这部美国西部片并没有引起大的反响。
2000年,从小就是个武侠迷的李安接受了台湾前中影公司总经理、目前是纵横国际影视公司的老板徐功立的邀请,推出了演绎太极拳之博大精深的中文武侠片《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该片的编剧是与李安在《饮食男女》和《冰风暴》中合作过的犹太裔编剧詹姆斯-沙穆斯。在这影片中,他一改他情感伦理片的风格,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一个曲折动人的悲情故事,将唯美的画面和飘逸的武打相结,推出了一部新派武侠电影,赢得了西方观众的一致好评。该片一经推出,即创造了亮丽的票房成绩、获得了影评界的高度赞赏。在加拿大多伦 多电影节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影片,在比利时佛兰德斯电影节上获得“全球最佳电影音乐奖”及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10项提名。李安本人也获得了第58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导演奖。在他的家乡台湾,《卧虎藏龙》也是今年第37届台湾金马奖影展的大赢家,共捧走6个奖项。包括:最佳剧情片、最佳音效、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视觉特效、最佳动作指导及最佳剪辑。2001年3月11日,李安还凭借此片获得美国“导演协会奖”,风头直逼奥斯卡,06年,他终于凭借影片《断背山》成为第一位捧得奥斯卡奖杯的华人导演。

(二)、同一主题的不断回旋
不管是在李安早期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或者改写了中国武侠电影风格的《卧虎藏龙》,甚至中西方都引起广泛讨论的奥斯卡赢家《断背山》中,都隐约透漏出似曾相识的主题风格——面对人生,一个人不要给自己造成遗憾,不要给自己爱的人造成遗憾,要真实面对自己和所爱的人,珍惜生活中的一切。这不仅是李安一贯在影片中所表达的人生价值观,也是其作品一再打动海内外观众的的心理武器。综观李安的电影作品,总是能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历史背景中,表现自我压抑和自我表达之间的冲突和抗争。这种主题甚至具有泛民族的兼容性,因为任何一种国家制度下的多层社会文化中都能反映出这种在现实困难中所为之神往的人性化情感追求。
在成名作《推手》中,影片俨然经历了展现移民环境下父子之间由中西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家庭矛盾——朱爸与陈太太的巧遇,异国中找到知己——与儿子了矛盾激发,离信离家出走,流落餐厅打工——父子重归于好,相互妥协。结尾处朱陈二老再次相遇,暗示完满结局。
在《喜宴》中,体现了代表中国传统的父母面对儿子是同性恋的逐渐认识和接受,是一种饱含难言痛苦和凄凉无奈的妥协过程。为了儿子的欢乐,老一代只能含泪放弃了传种接代的梦想。儿子和父母之间的无奈,给这个结局带来现实的沉重感。
在传统题材的《饮食男女》中,李安对这一主题靠拢的趋向通过多条叙事线索的辐和表现得更为突出。德高望重、妻子早丧的老厨师,一手拉扯了三个女儿成人。生活的压力和感情的孤独,使得他一天失去了一个厨师必不可少的功能——舌头的味觉。三个女儿也各有感情的失落。有的被工作干扰,有的因不敢表白爱意而只能沉湎宗教信仰中,有的爱上不该爱的人。到了后来,父亲与女儿们一个个不再愿意被社会观念所拘束,冲出各自的心理“蚕茧”。
在电影的结尾,老父亲又能尝到“味道”——人生的味道,终于回到了老父亲的生活中,而没有成为老父亲终身的遗憾。女儿的微笑,也冰释了两代人的心结。
《冰风暴》是李安第一次试着以美国模式表达这种主题,此片描写了70年代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压抑和沉闷的家庭在一个风暴之夜而改变心路历程的故事。电影最后儿子坐着火车回来,在火车月台,意外地看到父母全家,静静地站在月台等他。儿子流露出意外的表情,紧接着一个会心和阳光的微笑。在冷漠的基调上,李安给电影结尾抹上一片温情的色彩。这部电影的主题,看似与“喜宴”、“饮食男女”不同,但拨开表层,看到的是相似的主题。那就是,学会珍惜生活中的人和亲情,对于你爱的人,不要熟视无睹,不要让一切走到覆水难收的那一步才后悔不已。电影中触电身亡的邻家孩子,就是这个主题悲剧的一面。而温情的结尾,再次表现出善良李安发自内心的理想主义。
在新锐武侠片《卧虎藏龙》中,李安一改往日武打电影中以动作为主要诉求点,武功和电影情节有着明显隔离感的缺失。而是将中国道家思想,与武功、情节、人物命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兼顾了华语武侠片所注重的东方“情义”主题。但在立意上,李安不再温情,这次他将人生的遗憾和悲剧,完完全全地放在观众面前。他给了这部电影一个“未了悲剧”结尾,打破过去自己电影一般较为明亮的“半团圆”的结尾方式。李慕白的遗憾之死,秀莲的绝望痛苦,和玉蛟龙的无边悔恨,哪怕是玉面狐狸临终前的真实坦白,都说明了人生和命运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不管是大侠还是凡人。当你不珍惜爱情,爱情将离你而去,当你不珍惜亲情,亲情将离你而去。当发现一切都到了无法挽回之时,曾经高傲自负、为所欲为的玉蛟龙,将自己的愿望,交给了上天。她飞身而下的一刹那,没有人说得清她许的愿是什么。但观众知道,她已经不再是哪个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大小姐,可是这一切,是否来得已经太晚。与从这点来讲,卧虎藏龙其实是一部披着武侠外衣的社会文艺片。
在巅峰之作《断背山》中,李安继续沿续了《卧虎藏龙》的立意。李慕白和秀莲的爱情悲剧,演变成了两位同难圆的牛仔的终生遗憾,神奇的“青冥剑”也转化成了美丽的“断背山”,两部电影本身的立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部电影是成功的,是因为它大大超越了以往同性恋电影的范畴,把主题升华为自我压抑和自我表达之间的冲突和抗争,体现了一种宽容而隽永的叙事风格。正是这种始终关怀人性归属的创作风格,使得李安的电影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观众反应与商业回报。

(三)、白描手法与幽默感的贯穿
虽然李安否认自己的风格是始终统一的,但不难发现,在每部李氏影片中都广泛使用了类似国画中“留白”艺术的白描手法,有时候,他会通过镜头的闪回,故意先讲结果,然后通过一句话,让观众恍然大悟这个结尾中的前后各种原因。这种白描处理对于表述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时,给予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电影《喜宴》中儿子为了父母传子接孙的愿望而假结婚,伤害了自己的白人男友,与一位为了获得绿卡的而假装的事情,终究会戳穿,从而导致了更多的伤害和无奈,连那位为了身份而假结婚的大陆女子,也从中尝到了感情的苦果。李安同时是个软心肠的人,他没有让这些情节纠缠得过长,而是通过那位一直好像不知情的老父亲,一句淡淡的英语,说出他早就看出来儿子和那个“白人朋友”的关系,在这部电影里,老父亲一直低调的形象,和后来突兀的讲英语而开通的态度,就是李安这种典型的处理手法。至于老父亲突然能讲英语是否合理,这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老父亲对儿子生活的的态度的理解和宽容。
《饮食男女》本影片的精巧白描情节情节设置也使得这部影片意味深远。白描的手法,最为体现在父亲和邻居单身母亲的孩子的关系中。电影中只用了一个“换便当”在开头点了一下。邻居单身女子的小儿子不喜欢妈妈做的午饭,为此老父亲每天给小孩子悄悄做好吃的午饭和他交换,自己吃那个小孩妈妈做的难吃的午饭。此外,老父亲坚持锻炼身体的线索也是一种留白的暗示,这些蛛丝马迹恰恰呼应了后来两人走到一起的结局。至于这对“老少恋”是如何开始和发展的,出于对主题强化的角度被影片彻底地隐去,反而使得线索更为精炼。
在大赢家《断背山》中,同样的白描手段惯用不爽,两个牛仔同性相爱的过程基本被推向了后台,李安仅仅通过几个短镜头:如两人的工作交谈、打猎和互相嬉闹来微露情感的迹象,拍得唯美而自然,反而避免了观众在欣赏影片时可能出现的反感情绪。至于这种相爱在逻辑上是否行得通,在这部影片中已不重要。但在表现他们深爱而无法相守的痛苦时,李安却不遗余力,毫纤必现地表现了出来,比如第一次分别后恩尼斯独自在墙边弯腰痛哭等。这种“反衬”白描手法,李安用得可谓炉火纯青。
同时值得称道的,就是李安那与众不同的幽默感。这种幽默不是美国喜剧片中夸张呈现的硬滑稽,只是将一些非常生活化的动作语言,略微“放大”一些,让人看了会心一笑。比如《喜宴》中那位那位自做多情、说话没完的老妇人,老来缠着老父亲。那种羞答答、而又情不自禁的样子,看了让人捧腹;有时候又会把观众心中想做而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或话语,大胆地表现出来,比如三个女儿中笃信基督教的那个,一直打扮朴素,但在接到一封匿名情书后,解开心封,猛然打扮得风姿卓越地来到学校,那股由自信而发的不可挡魅力和气势,惊得学校的男中学生们看了发傻,老实交待了自己的恶作剧;而有时候,李安的幽默又会让观众在笑中流泪,久久回味。比如《断背山》中,恩尼斯的妻子看到自己丈夫和杰克拥抱接吻后,那种震惊之余,行为失控,欲问还休的表演,让观众大笑之余,默默同情这个悲剧中的受害者妻子,为她心碎不已。

(四)高超的导演技巧
李安的职业电影生涯中,初为编辑后为导演,这是一种良好的过渡体验,使得他能将自己的思想更好地融入影片之中,编导一身的他更容易掌握分寸,表达自己的深刻生命体验。由此我们才看到了现在作为导演的李安,能够将所编或者改编的剧本采取各种合适的技巧进行情节处理,独具匠心的人物的配置,蒙太奇转换以及很好地做到了风景、人物、情感三者共融,。他电影中的蒙太奇运用让人眼花缭乱,又不失简练与实用:
《推手》中,记录了一段朱师父的太极推手后,镜头横摇摄出典型的中国环境:书法、布鞋……而在另一个房间里,是现代感十足的金发美国女郎,环境也随之一变:电脑,现代化的办公用具……在后来的饮食中也拍出了不同饭菜的对比,镜头组接颇似中国书法行书一样简练,顺达。在这一流畅的电影段落中,几乎没有对白处理,也没有戏剧化矛盾冲突的故事,但凭这些具有说服力的影像,影片中西文化差异的主题已初露端倪。
《饮食男女》开场影像亦十分独到,通过厨师身份的父亲利落的洗、切、炸……一系列娴熟厨艺的特写动作,以蒙太奇剪辑的手法将父亲毕生的手艺展现得淋漓尽致。接着,镜头横摇,墙上的几幅装帧精美的照片,将朱师傅的辉煌职业历史及不俗身份不着痕迹地全然表现,将技巧融入故事之中,充分体现了这部电影的魅力和神采。
2003年的《绿巨人》中,李安不但顺应国际潮流,开始大量使用电脑动画,应和美式动作特效;同时也使用了电影界久已不用的画面分割技巧,使这部影片产生了类似漫画般的效果,使人耳目一新。
有这样的铺垫在先,不难想象《卧虎藏龙》中优秀的导演处理技巧从何而来。该片秉承了李安一贯喜欢多重情节渲染气氛的做法,处处留下悬念。线索之多,让人有些目不暇接。可就是这么一个“铺”得很大的中文电影故事网络,却让西方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一看再看。在画面美感的处理上,李安也做了精心的选择:差官父女藏身的荒园藤条交错,如同一幅单色国画;王爷府的贵族气派被有意挑选的几处装饰渲染得恰到好处;玉蛟龙代表的满清贵族女子的樱桃口红、典雅的举止、精致服饰很符合历史原貌;半夜打斗的那场戏时,树丛中寒鸦群飞,渲染了月黑风高的氛围。这种细腻的美学风格,在这部电影中得以完整呈现:丹青书画、飞檐走壁、茶道书法、儒家庄禅……《卧虎藏龙》的画面设计将江湖与山水融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中的故事娓娓到来,更加上纯美的音乐,纯美的境界展现给观众。在我看来,这是李安导演手法最值得推崇的巅峰之作。

(五)、中西文化的完美契合
当凭借《断背山》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时,李安在发表获奖感言以及在此后的记者会上,面对西方主流社会的精英,用中文感谢海峡两岸以及华人世界的关心,并且特别强调,他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虽然执导的是西方电影,但自己的眼光和思路“其实是很中国的”。这种饮水思源的自我表白,不只是对自己的作品做了文化审美的分析,而且更加体现了李安作为华人谦逊和不忘根本的传统品质,透射出国内影坛逝去很久的一种美德。
大部分文学、艺术理论观点认为:由于没有“文革”这样历史的隔断,台湾对传统的继承要比内地紧密得多,在台湾传统教育下长大的李安身上表现出来的是儒家的文人气,所以许多国内的电影理论家都以一个儒家词汇用来形容李安——就是“中庸”,这不是指为人处世方面的狡猾政策,而是指在电影艺术上,“中庸”意味着不疾不徐的节奏把握,不温不火的调度功力。
此外在几乎所有影片中,李安讲故事的方式,都具有中国传统的隐晦细腻的叙事风格,哪怕是在讲述西方人故事的《断背山》,依然运用母体文化的思维和审美方式,去跨国界地诠释人类的内心世界。要知道东方导演能在异邦做到:和西方演员友好配合,来完美呈现带有本土思维的影片其实相当困难。当年已经功成名就、大名鼎鼎的日本导演黑泽明,在好莱坞拍电影时,由于工作中的种种现实困难和冲突,甚至作出了自杀的选择,幸而被救治。但黑泽明在美国模式下拍摄的影片,远远没能取得《乱》、《罗生门》这样本土作品的成功。
然而李安做到了。最初,李安用的是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来展现自己中西合璧的气质。前两部作品《推手》和《喜宴》非常取巧地选择了在国外的中国人这一场景。第三部《饮食男女》回到了台湾,把地域冲突换成了代际冲突,以西方的现代观念冲击片中大家庭传统关系。
从冲向世界的第一部电影《喜宴》开始,就开始以同性恋情节作为依附国际潮流的手段。其实仔细一看,这部电影更多讲的是东西方人文差异、代沟和文化传统。《饮食男女》更是冲破地域限制,获得了1994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也敲开了好莱坞的大门。
第一次正式拍摄西方影片,是1995年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根据简.奥斯汀名著改编的《感性与理智》。他在这个西方故事里找到了东方式的细腻,由此英国的庄园成了《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每个角色的一颦一笑都气韵流长。这不仅证明了李安驾驭西方电影题材的能力,还征服了包括爱玛-汤普森等世界级演技派英国演员。接下来在《冰风暴》中,李安走的是极为典型的美国“独立制片人”风格,这类电影以反映现实社会题材为主,一般涉及妇女及黑人权益、家庭暴力、、毒品、同性恋等题材,往往是美国未来主体电影题材和拍摄手法的风向标,电影节奏较慢,情节的意识流较强,对于演员要求极高。在这部电影中,李安充分发挥自己对情节的把握,将儿子的晚会、父母的晚会、以及邻家一个小孩子在冰风暴中不幸被落下的电线电死这三大主线,交叉进行的近乎完美,因此让观众没有感到电影故事过于拖沓。这两部风格完全不同的西片,为李安今后再拍西片,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此李安才有信心在《卧虎藏龙》中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中的隐忍和克制。展示中国人的礼义观念,渲染一片江湖豪气,表现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这部影片创造了华语电影在美国电影史上的一次奇迹。成为美国当年最为卖座的外语片。电影手法东方色彩之浓,超越了任何一部在美国放映的中国电影。
并不拘泥于社会文艺片的创作,自2000年开始,李安又有了商业电影的转向,《卧虎藏龙》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武侠风潮,《绿巨人》则赶了一趟好莱坞的漫画电影热。其实两部影片都有着非常明确的商业计算,但李安还是成功地给片子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综观李安的影片,或注重传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或处于中西文化冲突中刻画人性,但都做到了既重视娱乐元素,更重视文化内涵。使影片在具有独特戏剧性张力的同时又具有十分厚重的文化韵味,无形中增强了观赏性和娱乐性,也提升了影片的艺术品位,而且能给观众以多方面的启迪和思考。很好地找到了娱乐与文化的平衡点。而李安的成功再次说明,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并不相违背,反而有可能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来自什么文化背景,只要懂得利用自己文化中的特长,做到兼收并蓄而不顾此失彼,都会取得成功。这也正是契合了美国移民文化的特点。
作为来自台湾的电影导演,在当时盛行伤感文艺片的风潮中,李安的影片与侯孝贤、杨德昌等台湾新电影的一批导演之作品并不相同,显示出自己的美学追求。在进入好莱坞拍片以后,也没有完全迎合好莱坞的商业化需要,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一条能充分扬其所长的创作道路。与当今华人社会某些人盲目崇拜、模仿西方文化,以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来制造视觉盛宴的表现方式相比,无疑就显得更有主见、更有深度、更有自信。
近年来,大陆的电影业获得长足进步,并开始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频频崭露头角。然而,当外国制片商对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垂涎之际,我们的电影创作依然缺乏足够的竞争力。与李安相比,许多优秀的国内导演还缺少自由追梦、自由创作的空间。在称赞李安为华人社会赢得光荣的同时,也应促使我们更加自信地看待中国文化,并且更加明智地面对世界和未来。

最后,我想用李安先生的真实话语来结束这篇系列评论:
“身为中国电影界的一分子,感到很骄傲。我拍的电影,包括我拍的外国片,都跟我的中国文化的养成、眼光有关系。中国文化的养料是我的老本。现在世界的认识让我们重新体验过去。当拿世界的眼光来检验的时候,你会反省。有时候从里面往外看,有时候从外面往里看,看得会更清楚。这是一个发展的年代,也是一个反省的年代。” 

李安电影美学系列 作者:刘洋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上一篇:从愤怒到超然 : 走进金基德的电影世界
下一篇:徐克回忆往事: 改学电影气得父亲要上吊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
最新评论

关注用户

    最近还没有登录用户关注过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