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内地剧情(747) 日韩剧情(212) 港台剧情(191) 香港电影(92) 中国电影(92) 欧美剧情(64) 黄国伦(51) 音乐大补帖(51) 书评(18) 丑女无敌第三季(11) 张峰(11) 李欣汝(11)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影评 » 美国电影影评

《这个杀手不太冷》: 重温经典

浅影

浅影发表于2008-12-10 23:34
来源:130影萍网 标签:《这个杀手不太冷》

昨晚又看了一遍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又名《杀手莱昂》),不仅对人物的命运安排产生了怀疑,如果按照一些电影理论家的道德论说法,那就是这部影片极其符合美国的制片标准和价值尺度,也就是非常符合商业片的人物命运安排,吕克贝松不亏是一个将商业与艺术融合的非常巧妙的电影大师,就犹如这部片子既有法国的艺术又有美国的商业一样。


杀手莱昂:一个充满温情的“必死”杀手


《这个杀手不太冷》,单从片名就可以看出影片对这个杀手的人性的颂扬,我在这里点出来那简直是画蛇添足,但是按照一些理论家或者评论家的对美国商业片的评价和道德评判尺度,像莱昂这样的杀手是不能活下来的,因为他犯了法律不能容忍的杀人的社会游戏法则,逍遥法外是不能容忍的,只有这样的命运结局才能符合社会的道德伦理和法律精神。这是不是所有美国一些商业影片的游戏规则或者是习惯定律呢,反正电影史上曾经这么说过,这是不是上世纪60年代好莱坞电影审查制度留下来的传统呢,那就不清楚了。反正从一些正统的电影史、电影理论或者电影评论中,大家们很多都是这么说的,美国的这种所谓的道德规范或者说渗透在里面的价值观说法其实也不是不无道理,可见,美国影片其实也很注重宣教,只是你不易察觉,而这种不易察觉的教化有时候甚至更加有效。美国好莱坞电影称霸全球灌输美国的价值观的做法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除了美国的商业和价值观以外,莱昂的温情则就具有法国的浪漫气息了。莱昂与一个差不多不足18岁的女孩子马蒂尔德相遇,女孩子从第一次与莱昂的见面就埋下了相恋的伏笔,女孩子的调皮和挑逗终于触动了莱昂内心的温柔,自从与女孩生活在一起,莱昂的生活不再是沉闷和窒息,再次接受任务以后,靠在门边的那种迟疑和忧郁更让人产生一种对职业杀手的担心和同情,完成任务以后第一次中弹,这些小小的细节表明了一个孤独强悍的杀手内心的情感变化。而这中心情境遇的变化是不是也在暗示一种命运的结局或者披上了一层道德批判的外衣呢——杀手就是杀手,杀手是社会所不能容忍的,杀手是得不到爱的——多么残酷的社会审判!女孩有点自豪的告诉店主,莱昂是自己的爱人,惹来的麻烦是被赶出旅店,因为美国的法律规定不能跟未成年少女同居,这似乎又在为美国的法律做了一次隐性的广告,或者有一次暗示了两人结局的悲剧性。

类似这样的道德宣教和结局安排,马蒂尔德的家人结局更是其中的一个,父亲贩毒藏毒,最终被贩毒集团的头目杀,唯一幸存的女孩马蒂尔德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女,杀手莱昂不得不收留了她。从女孩嘴里对父亲、母亲以及姐姐的恶毒言辞当中也不难看出对他们犯罪行为方式的道德伦理批判。女孩的控诉似乎也是对当今家庭教育的一个针对性批评,尤其是在女孩学校管理员打电话来之后,女孩冒充母亲的谎言回答和最后一句“她死了”的结语,表面上刻画了女孩对家人的憎恨,实际上如镜子一般反映了家庭对子女的漠视。


马蒂尔德:一个问题女孩的回归之路


马蒂尔德的结局和命运则体现了影片对年轻人的一种主流态度。年轻女孩因生在贩毒家庭,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失败使得女孩养成“在楼梯口”抽烟和“在杀手雇主”门口“借烟”抽的坏习惯,女孩的坏习惯主要通过抽烟这个细节来象征性的体现,再就是恶语相向的脏口骂人这一外在表现,但女孩心疼弟弟的无辜而亡不仅仅是符合女孩与弟弟的姐弟情深,更重要的是符合女孩的在影片中的道德规范要求,也就是说女孩并不是如大家一开始看到的那样不可救药,而女孩内心的善良则进一步验证了对家庭教育、贩毒等不正常社会现象的控诉。

在现象上,女孩是通过抽烟、借烟等象征性的语言体现的,而在情感上的变化,对女孩问题的描述则显得轻描淡写和富于浪漫气息,那就是女孩对莱昂的早恋情节,而女孩日渐取向成熟的打扮甚至自豪甚至有点高傲的对店主的情感泄密都体现了女孩朦胧情感的产生,早恋的情感不仅符合少女的成长规律,也符合大部分人的情感经历,这似乎进一步在证实,女孩的抽烟那样的“变坏”与她本性无关,这种设计大大提高了对女孩的情感认同,同时也反衬了莱昂男人如山的可贵责任感。

最后,女孩被莱昂救出以后,重新回归原来的学校,并将莱昂的那棵“最好的朋友”栽种在学校这样安静的环境中生长,这不仅实现了莱昂个人的夙愿——寻找一个安定的居所,实际上也体现了女孩对莱昂生活的愿望、对自己情感的寄托和收藏,花这个莱昂“最好的朋友”的象征也在最后与莱昂一并合并成女孩最好的朋友,花已经成为莱昂的最终化身,同时也为这段法律不允许的恋爱找到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归宿——早恋似乎就如那棵花一样曾经长在一个少女的心中,现在终于可以让它回归自己的归宿了,早恋的人犹如那棵花一样,曾经一直陪伴过,现在终于可以不再始终怀揣在侧而是在小心翼翼的呵护之后安心的放下,放下这段心中永远的创痛,而内心的情感也因此在经过不测风云的人生洗礼中走向成熟。


贩毒头子史丹:一个正义世界的邪恶化身


贩毒头子史丹任务的设置无非是这个戏剧的动因,正因为史丹的存在才使得女孩的父亲这样的普通人物遭受了贩毒之后的灭顶的命运,使得女孩走上了与莱昂一起“工作”的杀手里程,使女孩暗自追寻贩毒头目而险遭不测最后在毫无戒备的shoping归来被贩毒头目生擒活捉并展开了与莱昂的最后火拼。

贩毒头子史丹同样又是一个缉毒署的头目,他以正义之身行恶魔勾当,在体现他恶毒、残忍、无情之后,影片迎合大部分人的情感宣泄需求,将他在最后的结局中与莱昂同归于尽,正义与邪恶在最后一刻的对抗冲突中达到高潮,同时也给观众在长时间的愤慨情感后给以痛快淋漓的宣泄释放,也给这些逍遥在法律之上的恶人进行了一次道德的审判,同时也对不法政府进行了一次严厉的反讽与批判——难道非法的犯罪只能用非法的手段解决吗?


意大利杀手雇主:他依然活着是否意味着杀手的故事依然重演?


影片结局,女孩去找杀手雇主要莱昂的雇用费,得到杀手雇主的拒绝,人走茶凉的世态炎凉就这样无情的上演着,这种无情的结局似乎在告诫人们杀手的命运的悲凉。杀手雇主的情感处理则充分体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他怒斥拒绝女孩的请求过程中也体现了他对莱昂的心痛与对莱昂人格的肯定,但是对金钱的贪婪又让他不得不做出违背莱昂心愿的事情。影片对雇主的处理是模糊的,一方面体现了雇主的贪婪,另一方面从给小女孩生活费、拒绝女孩做杀手和劝她上学、嘱咐她下个月继续领生活费的言辞都体现了杀手雇主的圆滑世故,又体现了他些许的温情的一面。

这个复杂的雇主的存在是不是社会人们命运多变的一个原因?抑或又是一种人性的象征或写照?而这种人性的存在是否预示着类似这样的故事仍然在现实的生活中不断上演着?


作者: victoryaly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上一篇:《肖申克的救赎》: 救赎之路
下一篇:《辛德勒名单》: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大作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
最新评论

关注用户

    最近还没有登录用户关注过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