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内地剧情(747) 日韩剧情(212) 港台剧情(191) 香港电影(92) 中国电影(92) 欧美剧情(64) 黄国伦(51) 音乐大补帖(51) 书评(18) 丑女无敌第三季(11) 张峰(11) 李欣汝(11)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影阁 » 奥斯卡国际电影节

奥斯卡最佳影片: 《英国病人》,1996

浅影

浅影发表于2008-12-12 23:02
来源:130影萍网 标签:《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

电影是表现什么的?电影就是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与人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是什么?就是友情、亲情和爱情。如果一部电影能把这三种关系中的某一种表达清楚,那就是一部出色的影片;如果能出色的表达出两种或三种,那就是一部经典的影片;如果能深入到人类情感的最深处,那这就是一部伟大的影片了。当然,最后一种除了塔可夫斯基、伯格曼等少数几位大师能做到以外,绝大多数影人还是望尘莫及的。在我看来,《英国病人》应当就属于前面所说的第二种情况,在这部影片中,通篇贯穿着友情、亲情、爱情这些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关系,并且被安东尼·明格拉用一种异样但却精准的方式讲述了出来。

 

正如某著名影评人说过的:“乱搞男女关系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是可以被谅解的:一是在不存在胁迫、欺诈、所有参与者完全自愿并且不破坏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合法利益,同时不对社会的公序良俗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二是整个关系发生时处于一种极端的社会情势大背景下:例如外星人入侵、瘟疫流行、爆发战争或者大规模自然灾害等等”。诚哉斯言!这段话实际上已经精辟的概括出了大多数文艺片中所遵循的艺术规律。所谓“乱搞男女关系”相信只是一句戏言,其实指的就是与正常社会秩序下传统的道德教条相违背的特殊恋情(即所谓的“不伦之恋”),而《英国病人》无疑正符合上面所说的第二种情况——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应当就是“异化”。在片中,几个主要人物之间:埃玛沙与凯瑟琳、,汉娜与基普,都是这种异化情感的典型代表。

 

首先是埃玛沙和凯瑟琳之间,其实这是一段典型的“第三者插足+已婚者出轨”的常见桥段。以埃玛沙的智慧和人生经历,他很清楚爱上一个有夫之妇的结局不会是幸福。但他还是不可救药的迷恋上了凯瑟琳·克里夫顿。他爱她。他跟踪她;他为她写小说,他叫她K;凯瑟琳内心的情欲最终被埃玛沙点燃,他们在不开灯的房间里,汗水浸湿衣衫;他在激情中撕破了她的衣服,然后笨拙的帮她补好……然而这一切都被凯瑟琳的丈夫洞若观火,更不幸的是,克里夫顿是埃玛沙的朋友。白天埃玛沙与克里夫顿衣冠楚楚的谈论国家大事,晚上却搂着他的妻子睡觉,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一段被世俗所唾弃的不伦之恋。而汉娜与基普之间虽然没有埃玛沙和凯瑟琳那么出格,但在我们这些俗人看看,其实也是一段没有结果的萍水相逢,汉娜与基普之间的所谓“恋情”就像是由许多段一夜情累积起来的情欲故事,而不是我们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爱情”。汉娜与基普之间其实缺少一般恋人间惯常的交流,他们的彼此吸引,更像是孤独中的互相抚慰,而不是真正的谈婚论嫁。所以,当基普选择离开时,汉娜并没有阻拦,她只是默默的注视着基普离去。按照我们中国人的逻辑,“有情人终成眷属”才是所有纯真爱情的最终归宿。起码男女双方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埃玛沙与凯瑟琳之恋固然为世俗所不容,但好歹他们是千方百计的想要在一起,而汉娜和基普竟然主动选择了放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情感的异化程度上来说,汉娜与基普甚至要比埃玛沙和凯瑟琳走得更远。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段显性的感情中间,还有一段隐性的感情,就是汉娜与埃玛沙之间的感情。从人物的举止中不难看出,汉娜对埃玛沙始终怀着一种莫名的爱恋,当她决定留下来独自陪伴埃玛沙的时候,显然不仅仅是出自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关爱。当然男友和同事的遇难成为了汉娜选择留下来独自陪伴埃玛沙的情感导火索——但这毕竟只是导火索,炸药还是在汉娜自己那里。汉娜对待埃玛沙可谓是“亦父亦夫”。一方面,她照顾埃玛沙无微不至,默默的为埃玛沙换洗衣物,为他擦洗身体,为他煎荷包蛋。她的喜怒哀乐都急于跟埃玛沙分享,当战争结束的消息传来时,她甚至和基普、卡拉瓦乔一起抬着埃玛沙在雨中狂欢。一般来说,只有爱情才会让男女之间有如此的情感共享。另一方面,汉娜在埃玛沙面前又像个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在她眼里,神秘的埃玛沙就像父亲般伟岸、高大,是一个值得依靠的男人。虽然埃玛沙卧床不起,汉娜还是原意依偎在他的胸前,以致于埃玛沙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另一个细节时,汉娜一个人在院子里玩跳房子,在那一刻,汉娜就是个还没长大的小姑娘。埃玛沙虽然是个病人,但只要他还在,汉娜就会觉得心里有依靠。这种感情也许只有在当时那个特定的环境下才会发生:连续遭受打击的汉娜精神支柱已经倒塌,她迫不及待的选择埃玛沙作为情感的依靠,而埃玛沙作为男性的神秘和对另一个女人曾经的痴情又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汉娜对于男人的所有幻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基普只是作为短暂的替代品出现而已——但我们无权谴责汉娜的选择,即使是一时之选,起码在面对基普时,汉娜是真诚的,只是这种真诚在时间的压力面前显得脆弱不堪。

 

而在这三段异化的爱情线索之外,还缠绕着几段似是而非的友情线索。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在马多克斯和埃玛沙之间,他俩之间本来有着最淳朴的友谊,马多克斯就像是个符号一样出现在影片里,他与任何人没有瓜葛,独来独往,只是醉心于他的探险和学术研究,甚至让人觉得这个人物是个废笔,但随着故事的推近,当他绘制的地图被埃玛沙拿来与德军交换以后,马多克斯囿于良心的谴责吞自杀。看到这里,我似乎能猜度出导演的用意:马多克斯就是世俗社会的某种隐喻。他跟克里夫顿不一样,克里夫顿的隐忍和最后的爆发,只是为埃玛沙和凯瑟琳之间的不伦之恋增添了几分道德谴责的色彩,让他们的关系更加严苛的至于世俗眼光之下被审问、被鞭挞。而马多克斯是个彻头彻尾的无辜者,可以说,他是死于埃玛沙和凯瑟琳的手里,他是这段不伦之恋的牺牲品。明格拉没有一味的为埃玛沙和凯瑟琳涂上温情的色彩,而是赤裸裸的暴露出他们人性的阴暗面。他们的爱情就是这样——他们不要民族、国家,不要公平、正义,他们只要能够在一起。这是异化的爱,无法用通常的是非标准来评判。

 

与此同时,影片在场景的处理上也无时无刻不透出这种被异化的感觉。影片的现实时空发生在意大利托斯卡那的一个废弃修道院里,这里可以嗅到战争的味道,却远离战争的喧嚣。破败的景致和一个无人过问的病人,就像是坟墓般死寂。而在闪回的时空中,整个故事又发生在北非,大街上布满了穿着长袍围着头巾的行人,主人公穿梭其中,很明显给人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感觉,那些金发碧眼的白人无疑不属于这里,相对于人物来说,这是一个被异化的背景。特别值得注意的还有那段1938年在北非过圣诞节的戏,在通常情况下本来是应该白雪皑皑的时节,在这里却是一个异常炎热的日子,凯瑟琳甚至还有点中暑。正是在这样一个被异化的节日里,凯瑟琳与埃玛沙之间的激情再度爆发——在这个异化的时间、异化的地点发生了一段异化的不伦之恋。我觉得导演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这段感情的特质——异化。

 

除此之外,人物身份的设置也体现出异化的特点——也就是被边缘化。埃玛沙是个匈牙利伯爵,汉娜是有法国血统的加拿大志愿军,基普是个来自印度的锡克教徒,严格的说,在二次世界大战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他们都是“局外人”:汉娜和基普的国家远离战争,埃玛沙则处境尴尬——匈牙利属于轴心国阵营,埃玛沙又同情英国人。不过这些人都用不同的方式把自己搅进了这趟混水。不过虽然有着大战的历史背景,但这些被异化的人物似乎并不在乎那些国家、民族政治等宏大的概念。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埃玛沙为了救自己的女人甚至不惜跟纳粹做交易,在他的眼里,谁赢谁输都与己无关,只有凯瑟琳最重要。耐人寻味的是,当埃玛沙驾驶的飞机被击落以后,也是没有国家观念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救了他。埃玛沙     

 

必须指出的是,我只所以选用“异化”而不是“异质”来描述,乃是因为我觉得“异化”指的是正常感情在极端环境下的某种突变,《英国病人》中正是这样;而“异质”就是指本来就存在的、不因外部环境而固有的变态、畸形情感,像那些极端电影特别是三池崇史、冢本晋也等一干日本导演那里就经常以表达异质的情感为主题,这与《英国病人》在审美品位和叙事主旨上都是大相径庭的。


 
撕扯的节奏·散点透视

 

值得注意的还有卡拉瓦乔这个人物。这是一个在影片进行到将近一半时才出现的人物。他与主人公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也没有参与主要剧情的发展,甚至把他去掉也不会影响影片的主要结构,他和马多克斯一样都是有些游离的人物。卡拉瓦乔的身份是个为盟军效力的间谍,代号“会友”,在1942年德军占领开罗时奉命留在托布鲁克,最终被德军发现身份,被关押在囚室拷问。德军企图从他嘴里得到所有在北非情报人员的名单,还剁掉了他左右手拇指。出狱后的他开始疯狂的寻找每一个被认为是出卖过自己的人,他把最后复仇的落脚点放在英国病人身上,他认为是埃玛沙给了德军北非地图,是埃玛沙毁了自己的一切。卡拉瓦乔整日沉溺于毒品,他以揭穿埃玛沙的隐痛往事为乐。从整个叙事上来看,卡拉瓦乔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承继着片中一以贯之的异化-边缘人的身份,从社会属性上来讲,卡拉瓦乔几乎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都找不到准确的落脚点;另一方面,卡拉瓦乔其实是叙述者(导演)的代言人,导演借用他的视角来把隐藏在幕后的故事一点一点的掀开。

 

《英国病人》无疑是一部悲剧。悲剧的处理方式有很多,在我看来,悲剧中最残忍的一面就是将美好的事物当着你的面残酷地撕扯开。这话说得很形象,但撕扯的方式也是各种各样的,既有急风暴雨式的野蛮撕扯,也有水煮青蛙式的漫漫煎熬。野蛮撕扯虽剧痛难耐,却也来去甚速,仿佛倏忽而死,再没有了丝毫牵挂;漫漫煎熬却是没有边际的苦海,随时能让人想起来,又随时可以让人感觉到心疼、悲伤、无奈和凄凉,而这心疼、悲伤、无奈和凄凉总不至于一下就死人的,人还要继续被动地接受着这样的炙烤,直至烤干了心灵,变成一堆熄灭了的灰烬为止。所以,这样的悲剧更摄人心魄,更有悲悯的滋味。在《英国病人》中,卡拉瓦乔正是担当着当着观众的面一点点的把埃玛沙的伤口撕开的角色。这是安东尼·明格拉讲故事的方式,也是在大银幕上解读埃玛沙心中往事的最佳途径。

 

这种撕扯的节奏贯穿了整部影片。埃玛沙的神秘往事就这样被卡拉瓦乔缓缓的撕扯而开。在闪回的往事中,埃玛沙的情感也是缓缓的爆发的,一开始冷漠、孤独,然后渐渐的与凯瑟琳靠近,接着是疯狂的激情、欲望和嫉妒,最后当他得知凯瑟琳一直默默的爱着她时,埃玛沙的泪流满面,抱着自己心爱的女人走上飞机……这种按部就班的人物情感处理,在汉娜和基普那里也是依样画葫芦。即使是战友牺牲让基普坚定离开的决心,导演也只是让基普呆坐在屋子里,没有大开大合的情感爆发;汉娜看着基普的离开,也只是默默的放受,默默的流泪。细细的呜咽,细细的伤痕,缓慢却清晰的撕扯,成为整部影片的感情基调,明格拉就是这样让观者在不经意间为之动容。


从叙事上来说撕扯的节奏又是为散点透视的叙事结构服务的。《英国病人》是一部叙事比较松散的影片,在奥斯卡获奖者中可算是不折不扣的异类。开头是以汉娜为线索的,先交代了汉娜在战争中遭受的情感打击,然后交代了来路不明的“英国病人”埃玛沙,当汉娜护理埃玛沙留在托斯卡那修道院之后,拆弹手基普出现了。然后又是抱着复仇目的前来的卡拉瓦乔。可以说,这些人物之间各有各的故事,有些其实并没有交集。即使在相对集中的关于埃玛沙往事的闪回段落中,马多克斯这样的人物也是相对游离的,所以,整部《英国病人》讲述的是一个散点透视的故事:托斯卡那修道院就像一个透镜,成为几条单独的叙事线索的相交点。也就是说,《英国病人》中的戏剧矛盾是散点化的,导演也不可能像传统的好莱坞商业片那样快节奏的推动整个影片进入高潮,只能是抽丝剥茧般的娓娓道来,一点点的撕扯开整个悲剧的帷幕。

 

可惜,被异化的人物和情感都抵不过现实的撕扯,最后,埃玛沙的生命在汉娜的手中结束,基普也告别汉娜踏上新的征途。聚集在托斯卡那修道院的几个陌生人在短暂的熟悉之后再次离别。唯一留给我们希望的,倒是那个看起来无足轻重的卡拉瓦乔——他放弃了仇恨,带着自己的女人满心欢喜前往大都市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在所有的故事中,只有卡拉瓦乔一个人是成功的,所以,这个角色不可或缺,没有了卡拉瓦乔,《英国病人》里就只剩一片黑色。


 
三大幕前明星

 

拉尔夫·法因斯:如果你只看过一遍《英国病人》,你一定会把拉尔夫·法因斯(Ralph Fiennes)跟那个连脸都没有的匈牙利贵族等同起来。这也难怪,拉尔夫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神秘气质,这种气质很容易让人想起充满着魔法与神秘传说的东欧平原,或许这也就是华纳公司找他来出演《哈利·波特》中“伏地魔”一角的原因吧。拉尔夫·法因斯1962年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他的父亲是个摄影师,母亲是位小说家,拉尔夫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五个弟弟,全都从事艺术工作(其中约瑟夫·法因斯也是著名演员,曾在《莎翁情史》和《决战中的较量》等片中有过精彩的演出)。拉尔夫从小就接受正统的艺术教育,从切尔西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又进入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表演,1987年考入英国皇家国立剧院。在美国百老汇,有无数演员主演过莎翁名作《哈姆雷特》,而拉尔夫·法因斯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个以此剧获得过托尼奖的男演员。拉尔夫在美国表演舞台剧时就已经引起了好莱坞的广泛注意,据说在他表演时有不少好莱坞大明星专程去看他的演出,以丰富自己的演技。1991年的《主要嫌疑犯》(Prime Suspect)是拉尔夫初登大银幕的处女作,他的精湛演技很快赢得了圈内人的一致认可,1993年,拉尔夫·费因斯又在斯皮尔伯格的经典影片《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中出演了一位纳粹军官,他把那位阴暗、狡诈、心理变态又略带点艺术家气质的纳粹军官刻画得丝丝入扣,使得他迅速成为世界影坛炙手可热的一线男演员。在《英国病人》中,拉尔夫·法因斯延续了他内敛、沉默的表演风格,全方位的展现了男主人公埃玛沙的多重性格。首先是在病床上的那个“英国病人”,这是位面部严重烧伤,自称失忆而有着神秘往事的中年男性,由于很难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需要演员有着很强的台词能力,对语句的起承转合要有很细微的把握。此外,这个角色对演员的面部细微动作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卧病在床的埃玛沙面部被烧伤,普通人的表情根本无法呈现。但是拉尔夫用自己在舞台剧时期积累下来的表演功底出色的完成了这两个任务,有时候他甚至只是通过眼神的变换就已经能诠释出角色的内心变化。其次是那个孤身在沙漠中探险的匈牙利贵族埃玛沙伯爵,这是一个冷酷、傲慢、与他人缺乏沟通能力的工作狂。他的对白往往咄咄逼人,言辞间透着一股桀骜不逊,由于常年在沙漠工作,埃玛沙难免有些粗犷的大男人气,但同时他又是位饱读诗书的学者,举手投足间透着浓厚的书卷气息,这是个矛盾的统一体,可以说这些特点都被拉尔夫·法因斯准确的传达了出来。最后还有那位陷入不伦之恋中不可自拔的飞行员埃玛沙,他与凯瑟琳赤裸裸的情欲,他看到凯瑟琳与别人跳舞后熊熊燃烧的妒火,他抱着凯瑟琳的尸体时眼里止不住的泪水……我想,当看到最后一幕拉尔夫驾着飞机载着心爱女人的尸体时,所有的女人都情愿跟凯瑟琳掉换一下位置。在此刻,拉尔夫·法因斯与埃玛沙是合二为一的。

 

克丽斯汀·斯科特·托马斯:1960年,克里斯汀出生在英国的康沃尔。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她生在英国却不住在那里。小时候在伦敦长大,父亲是英国皇家空军驾驶员,在克里斯汀五岁那年不幸坠机身亡。母亲带着她又改嫁给一个飞行员,继父坠机过世时,克里斯汀才不过十一岁,她的母亲瞧不起戏子,认为演员一辈子没前途。克里斯汀继承了母亲的固执,对演艺圈的尔虞我诈从来都没有正眼看过一次。十八岁时,叛逆的克里斯汀决定辍学,去巴黎拜访朋友,但此次行程改变了她的一生:在巴黎,克里斯汀拿到了法国国家戏剧艺术学校的入学许可,在那里,她真正体验到了坐在课堂里听老师谈表演艺术的乐趣。于是,克里斯汀决定这辈子再也不回到英国生活——直到现在,她和家人仍定居在巴黎。克里斯汀起初的表演经验不外乎在一些小型剧场、电视或电影零星跑龙套的演出。直到1992年,由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苦月亮》(Bitter Moon)选中了克里斯汀作女主角。她在片中的表演果然不负众望,这也给她日后的演艺生涯平添了一些温度,到了1995年拍摄《理查三世》(Richard III)的时候,她已经可以十分准确的把握片中以美色迷惑理查三世的安夫人。1994年的《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1994)让好莱坞也看到了她内在的潜力。不过优雅高贵的古装扮相虽然美丽动人,却将克里斯汀的戏路紧紧封死;偶尔有一些喜剧演出,也总是脱不了一身贵妇人的气味。直到1996年《英国病人》的到来,仿佛成了克里斯汀的救星,她不必再装凡事小心翼翼的小家碧玉,而成了影片中大胆追求爱情的有夫之妇凯瑟琳,克里斯汀通过表演可以自由地伸展肢体(甚至包括正面全裸的镜头)。在演这部电影之前,她还不算有名——起初《英国病人》的制片组没打算启用这个看似生嫩却有着丰富内涵的演员,但是影片后来造成的轰动令所有人始料未及,克里斯汀卸下以往的矜持,以舒放的情绪诠释出来的女主角凯瑟琳也为她赢得了奥斯卡奖的提名。由于克丽斯汀在艺术上取得的出色成就,她在今年获得了法国政府颁发的“文化骑士勋章”。说句题外话,看克丽斯汀的履历表,我觉得冥冥中似真有天意:克丽斯汀的父亲是位飞行员,死于飞机失事;而她在《英国病人》中的角色凯瑟琳最终也是在埃玛沙驾驶着的飞机上埋身漫漫黄沙。这两个开飞机的男人,一个给了她生命,一个成就了她的艺术。


 
朱丽叶·比诺什:1964年,朱丽叶·比诺什出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一家剧院的经理兼导演,还擅长雕刻。母亲是大学的文学教师并兼任演员。虽然良好的家庭教育奠定了小朱丽叶的艺术基础,但4岁时父母的离异无疑造成了对幼小心灵的巨大伤害。她不得不一边往返于父母之间,一边在天主教的寄宿学校上学。童年时朱丽叶就热衷舞台表演,从8岁起便在学校里演出戏剧节目,而且对富于男性气质的角有独钟。到了上中学的年龄,朱丽叶回到巴黎,在学校的舞台上表演过莫里哀的话剧。后来她进入巴黎十区的戏剧学院和国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课余时间做过出纳员和售货员,并在电视剧中出演了角色。毕业之后,她出演了影片《蓝色》、《屋顶上的轻骑兵》、《新桥恋人》等一系列经典影片,迅速成为法国头号女影星。除了热衷表演,朱丽叶还酷爱绘画,1994年举办了自己的个人画展,她还设计并绘制了自己主演的多部电影的海报。在《英国病人》中,朱丽叶成功的塑造了女护士汉娜这个角色,成功的展示出一个经历战争创伤的女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虽然是配角,却丝毫掩饰不住她的个人魅力,凭借该片,她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和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成为继西蒙·西涅莱之后38年来唯一一个获得奥斯卡奖的法国女演员。坦率的说,在《英国病人》中朱丽叶·比诺什的角色表演难度不比男一号拉尔夫·法因斯轻松多少,她饰演的汉娜在片中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她的情感世界遭受过巨大的创伤,在她与埃玛沙、基普之间都存在着隐约的感情寄托,但是又不是十分的明显,属于若隐若现、或有或无之间。特别是她和基普之间的对手戏。如果演得过火,那汉娜就会与涉世未深的小姑娘无异,不像是饱受情感创伤的人;如果冷淡过分,又好像是戏弄感情,游戏人生,与汉娜满腔深情的性格有出入。这是汉娜这个角色最难以把握的地方,不过在朱丽叶·比诺什的演绎下,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信服。而最后汉娜送别基普的那场戏堪称是女性情感戏的经典之作——先是默默的帮基普收拾行李,然后告诉基普自己选择了放手,基普远去后汉娜默默的用手捂住脸部,虽然鼻子一酸,但汉娜还是强忍住了眼眶中的泪水。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有朱丽叶·比诺什这样的细腻表演才能达到此般效果。
 
 
三大幕后英雄

 

《英国病人》花了我5年时间,拍完以后无需回顾,我觉得应该展开新的人生旅程了,我只关心手头正在拍的影片。要我重新看自己的电影,就像看自己的裸体,会有很多东西展示出来,让我很不自在。
——安东尼·明格拉

 

导演:安东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1954年1月6日出生于英国的怀特岛(Isle of Wight),父母都是意大利人。安东尼在一家电影院附近长大,儿时的他非常喜欢电影,为了可以看上免费电影,他甚至还与电影放映员交上了朋友。但是,虽然安东尼·明格拉一生钟爱电影,他的电影人之路却并不平坦。从赫尔大学(University of Hull)毕业并获得文学学位以后,他开始创作剧本。1984年——也就是他从事剧本创作3年之后,他被伦敦影评人协会(London Theatre Critics)授予年度最具潜力编剧奖。1986年他的《曼谷制造》(Made in Bangkok)更是获得了年度最佳剧本奖。与此同时,明格拉还为电视和电台创作剧本,直到1991年他首次执导了影片《一屋一鬼一情人》(Truly, Madly, Deeply)。这是一部浪漫幻想片。1993年明格拉执导了他的第二部影片《红娘先生》(Mr. Wonderful),这也是他进军好莱坞以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但对于导演明格拉来说却是段失败的经历,至此他对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体制已经颇有抵触。直到1996年《英国病人》的成功,才让明格拉跻身于A级导演的行列。随后明格拉沿袭了《英国病人》的风格,于1999年推出了根据美国女作家帕特里西娅·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小说改编的影片《天才雷普利先生》(The Talented Mr. Ripley)。这部华丽的惊悚片以上世纪50年代的意大利为背景,阵容可谓豪华,但是该片并未取得人们预期的成功。2002年,明格拉又执导了《冷山》一片,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明格拉娶了一位香港太太,这也使得他深受中国电影的影响,提起张艺谋、陈凯歌、王家卫等人来也是如数家珍。

 
作者:《英国病人》是一部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它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原作者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一位出生于斯里兰卡的英语教师。作为一位天才作家,翁达杰从70年代开始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颠覆了小说创作的传统套路,将诗歌、笔记、传记、医学档案、病史记录、新闻报道等都融入小说里。可以说他是一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家。然而,他的作品鲜活的个性和魅力及其所带来的阅读的愉悦,却是一般的所谓后现代主义作品望尘莫及的。《纽约客》曾经评价道:“翁达杰的每一本书里都充满了具有如此精妙、如此生动的章节,以至它们成了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他是这样一位作家,他的最出色的段落就在书页上方盘旋,然后飞入读者的心灵。”还有人说,它们甚至能够领着读者从现实中腾空而起,在幻想中飞翔。这也正好道出了翁达杰作品的魅力和风格特点。迈克尔·翁达杰是一位以诗闻名的加拿大作家,但使他跻身国际知名作家行列的,还是那部获得布克奖的富有如梦似幻般魅力的小说《英国病人》。在我看来,要理解《英国病人》,必须对翁达杰的整个创作风格有所了解,因此给朋友们介绍他的另外两部代表作《经过斯洛特》和《世代相传》。《经过斯洛特》是关于一个传奇人物的想象的传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大约有两千个妓女、七十名职业赌棍、三十位钢琴乐师的新奥尔良斯托里维尔红灯区,只有一个人吹短号———查尔斯·“巴迪”·博尔登(1878—1931)。作为新奥尔良的爵士乐之王,博尔登于十九世纪中期创建了自己的乐队。 他白天在约瑟夫理发店理发和收集花边新闻,夜晚以其独特的方式演奏爵士乐;他嗜酒成性,与两个女人有瓜葛,被死亡的噩梦所困扰,以致31岁时发疯。翁达杰从这些零零落落的事实中重构了这位爵士乐先锋和殉难者起伏跌宕、凄婉动人的一生。《世代相传》则是作者追述自己在故乡斯里兰卡成长过程的富有洞察力和幽默感的回忆录,是用小说的笔触对个体的人竭力挣脱自身文化藩篱约束的努力所做的叙述。诙谐机智的笔调记述了家族成员中一桩桩惊世骇俗的奇闻逸事,令读者在捧腹中深思人生中挥拂不去的沉重。
 
制片人:现年已经85岁的索尔·扎恩兹(Saul Zaentz)不仅制作了闻名遐尔的《英国病人》一片,更曾经监制了《飞越疯人院》、《莫扎特传》、《蚊子海岸》、《布拉格之恋》等一系列艺术巨作,一生获奖无数,可以说是世界电影界的元老级制片人。老人家一直居于幕后,为台前的艺术家们默默的筹措资金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值得一提的是,索尔·扎恩兹慧眼识英,早在30年前就购买了著名作家托尔金《魔戒》(《指环王》)三部曲的电影制作权,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投入电影拍摄制作,而后著名电影制作公司新线电影公司将《魔戒》三部曲付诸拍摄并大获成功。《英国病人》一片的拍摄也是命运多舛,本来20世纪福克斯公司已经答应投资,但由于在演员人选上与导演安东尼·明格拉僵持不下,福克斯公司最终收回了对该片的投资,此举使得影片的拍摄开始变得遥遥无期起来。此时索尔·扎恩兹发挥了他无与伦比的融资能力,过了还不到一个星期,当影片的全体演职人员还在意大利忐忑不安的等待之时,好消息就已经传来:米拉麦克斯公司决定接受影片的拍摄,最终,在影片全部31,000,000美元的投资中他们提供了26,000,000美元。几年后,在米拉麦克斯公司拖欠演职人员报酬时,又是索尔·扎恩兹挺身而出,将公司告上法庭,为剧组讨回了应得的回报。索尔·扎恩兹是个对电影艺术极为痴迷的人,他所监制的电影一定要确保自己对影片的绝对控制,在拍摄《英国病人》时,为了获得影片的最终剪辑权,索尔·扎恩兹甚至自掏腰包6,000,000美元给米拉麦克斯公司作为保证金。

 
精彩对白

那么弹奏巴赫的曲子没问题吧?
为什么?
巴赫是德国人啊。
【汉娜在废墟里弹钢琴,基普急忙赶来告诉她这里到处隐藏着未爆炸的炸弹,连钢琴里也不例外,很可能隐藏着定时炸弹,一旦弹奏就很可能引爆,汉娜只得无奈的停止了弹奏,然后戏谑的向基普问到。】
 
怎么你会生蛋?
【卡拉瓦乔初到托斯卡那,他带来了一个鸡蛋。汉娜煎熟了喂给埃玛沙吃,卡拉瓦乔在一旁炫耀自己能弄到当时属于紧俏物资的鸡蛋,埃玛沙立即反唇相讥。】
 
那个部位到底叫什么?
脊上凹口。
【埃玛沙很迷恋凯瑟琳喉底凹陷那个部位,但他一直不知道那个部位该怎么称呼,多次询问博闻强记的马多克斯,马多克斯起先都拒绝回答,最后一次实在是没办法,只好给了埃玛沙一个标准答案。】
 
千千万万的人因你而丧生!
千千万万的人早已死去,只是不同的人罢了。
【卡拉瓦乔愤怒的质问埃玛沙,因他出卖地图的行为导致德军攻陷托卜鲁克;而躺在病床上的埃玛沙轻轻的回答道。】


车,坏了的车,人拉的车,都是车,没有什么不同。

爱,绝望的爱,孤独的爱,热情的爱,同样是爱,却有很大不同。
【埃玛沙与凯瑟琳初次见面,埃玛沙阐述了自己对于修辞的看法,并借机表明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凯瑟琳立即表达了自己的不同观点,她对生活如火般的热情很快引起了埃玛沙的注意和好感。】
 
难道一切都只因为我有一个错误的姓氏么?
【埃玛沙历经千辛万苦赶到英军驻地请求支援,却被英军当作德国奸细扣留了起来,并被押往监狱。想到凯瑟琳还呆在山洞里奄奄一息,埃玛沙在囚车上像个野兽一样嘶吼、咆哮。】
 
你书里的那个K是我吗?我想一定是。
在沙漠中躲避风暴时,凯瑟琳看到埃玛沙创作的小说,她对书中的女主人公K有这样的疑问,埃玛沙的心事被揭穿,一时无言以对。】
 
战火硝烟背中的背叛与我们在太平盛世中的背叛相较而言,就天真单纯得多了!初恋的人们心存紧张并满怀柔情,但却可以抵御一切——只因为心如烈火。


【埃玛沙在一张饼干包装纸上写下的爱情告白,数年之后被汉娜拿在手里,在病榻前当着埃玛沙缓缓的诵读出来,病入膏肓的埃玛沙此时已经不能言语,只有一滴浑浊的泪水渐渐涌出眼眶。】
幕后

1、克丽斯汀·斯科特·托马斯主动给导演安东尼·明格拉写了封信,在信中她明确阐述了自己就是片中的人物“K”(即凯瑟琳·克里夫顿)的理由,之后她就得到了这个角色。

2、最初,20世纪福克斯公司决定投资拍摄这部影片,但是在导演和公司之间关于演员选择上爆发了激烈的争论,福克斯特别强调要用更加知名的女演员来饰演凯瑟琳·克里夫顿,而不接受克丽斯汀·斯科特·托马斯来饰演,福克斯公司甚至已经几乎说服了黛米·莫尔来饰演这个角色。但是导演和制片人拒绝放弃他们自己对演员的一整套想法——这当然也包括对克丽斯汀·克斯特·托马斯的使用在内。

3、20世纪福克斯公司对导演明格拉选定的卡拉瓦乔的扮演者威廉·达福也很不满意,为此,他们甚至提供了三个替代者:约翰·古德曼、丹尼·德·维托和理查德·德莱福斯,但是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对于安东尼·明格拉认定的人选,谁也别想轻易改变。
     
4、在印度小伙基普带着女友汉娜去教堂看壁画的那场戏中,汉娜被基普用一根粗大的绳索悬到了半空中,当时汉娜手里拿着一根冒着烟火的照明弹,其实在拍摄时演员朱丽叶·比诺什手里拿着的是一根电力驱动的电棒,而她坐着的那根粗大的绳索,其实就是一根高压电线,电力正是从这里面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她手里的电棒上。真是难为了朱丽叶·比诺什,在这样危险的道具包围中还能摆出满心欢喜、一副天真烂漫的表情。
     
5、导演安东尼·明格拉第一次读到原著小说是在纽约,当时他刚刚结束了一个拍摄工作,在回家的车上读起了这本书,结果由于太入迷而坐过了站,当他下车时根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不过第二天一大清早他就给制片人索尔·扎恩兹打了电话,极力向他推荐这本小说,鼓动他买下这本小说的版权并改编成电影。结果索尔·扎恩兹不仅马上阅读了小说,而且恰巧发现小说作者麦克尔·翁达杰在周末就要在自己住所附近举行一个朗诵会,索尔·扎恩兹一不做二不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得了麦克尔·翁达杰的好感并迅速搞掂了小说的版权。

 

6、《英国病人》是一部演职人员不计报酬出演的影片,由于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翻脸不认人,整个剧组从导演、主演直到茶水小弟都是自掏腰包义务拍完了全片;出于对米拉麦克斯公司雪中送炭的感激,全体演职人员一致同意等影片上映开始盈利之后再领取报酬,但没想到影片在全球范围大卖并在奥斯卡奖坛上大获全胜之后,米拉麦克斯公司竟然患上了“选择性失忆”,以至于三年后影片的所有演职人员还是分文未得,无奈之下剧组只好把米拉麦克斯公司告上法庭,在法律的强制下才获得了迟到三年的劳动报酬。
     
7、片中那位印度籍拆弹手基普一直骑着一辆凯旋公司生产的350CC排量的3HW型摩托车,有时候他还会骑着这辆车载着汉娜兜风。这款车型是当时盟军列装的标准军用车,生产它的凯旋公司其实在1940年的考文垂大轰炸中已经毁于一旦,但为了保证盟军的后勤供应,凯旋公司的员工仍然无畏的在露天工厂里继续生产,使得3HW摩托车能源源不断的供应前线。为了表示对凯旋公司的致敬,原作者麦克尔·翁达杰和导演安东尼·明格拉一致保留了这个细节。
     
8、那位印度拆弹手基普(Kip)的名字其实来自于小说原作者麦克尔·翁达杰念书时的绰号。当时小翁达杰特别爱吃一种腌鱼罐头,以至于罐头里的油渍污点经常出现在他的练习簿上,他的同学们索性就用“腌鱼”(Kipper)来称呼小翁达杰了。
     
9、在片中,拆弹手基普被叫去拆除一颗未爆炸的高爆炸弹,汉娜害怕基普一去不回,她疯狂的骑着自行车去找基普。此时基普正在一字字的念出炸弹上的编号:K-I-P……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画面上的炸弹编号,这正是基普的名字。导演明格拉用这种方式向观众们暗示:基普不会在这次拆弹中遭受意外。

     
10、在影片的最后,基普即将离开托斯卡那前往佛罗伦萨接受新的任务,在走之前他整理好自己的行李和战友哈代的遗物。在哈代的遗物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一条印有英格兰桑德兰足球俱乐部标记的球迷围巾。而在现实生活中,哈代的扮演者凯文·惠特利是英格兰纽卡斯尔足球俱乐部的终身球迷会员,而且在球场上桑德兰是纽卡斯尔的死敌,为此惠特利曾向明格拉提出过抗议——无奈明格拉本人是桑德兰的球迷,他坚持使用桑德兰的球迷围巾。
 
Bug

《英国病人》是一部背负着巨大资金压力拍摄而成的影片,由于拍摄周期的缩短,难免使得影片出现许多未剔除干净的毛刺;而且明格拉是一位醉心于艺术的导演,这种沉浸于电影的艺术表达的导演往往会过于重视艺术手段的展现而忽视许多细节的处理,无庸讳言,这也使得《英国病人》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错误。不过瑕不掩玉,总的来讲,《英国病人》还是一部足以载入电影史的经典之作。

 

1、 那条基普整理的哈代留下的遗物——桑德兰的球迷围巾——犯了一个明显的时代错误:围巾上的队徽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的最新设计。

 

2、 在汉娜读到的埃玛沙写在圣诞礼物包装纸上的那句话:“心是热情的器官”时,她读到的日期仅仅是“12月22日”,但是在闪回倒叙镜头中,我们明白无误的看到埃玛沙写的是“1938年12月22日”。

 

3、 一名德军士兵向穆勒少校报告时使用了“少校先生”(Herr Major)的说法,不过这是一个想当然的语法错误。在英语中固然可以这么说,但在德语中却不能这么使用,“Herr”只能用在普通男性的名字前面,在军职面前不能这么使用,看来,影片的德语顾问是个二把刀。

 

4、 卡拉瓦乔在托卜鲁克监狱里被德军审问的那场戏中,我们无法判断这个德国军官的军衔:他佩戴着德国陆军少校的肩章,却同时又佩戴着党卫军上校的领章。

 

5、 在托卜鲁克被德军攻占的这场戏中,德国伞兵从天而降,电光石火间就搞掂了托卜鲁克。而且此前影片的字幕明确的指出时间是1942年6月。但熟悉二战历史的人都知道,德国伞兵直到1943年才在北非展开过空降行动。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处于空中的德国伞兵在腿上绑上一条绳索,绳索的另一端附着着一个负重包,他们用这种方式减速着陆。但实际上这是盟军伞兵的装备,德国伞兵从来不用这个。看来,影片军事顾问的水平也委实值得商榷,他不仅军衔、军服、装备搞不清,连基本的军事常识也是一头雾水。

 

6、 影片多次出现了开罗集市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经常出现一些穿着阿拉伯式长袍并戴着阿拉伯头巾的行人,但实际上这些是在另一个北非国家突尼斯才会出现的景象,埃及人不会这么穿着打扮。不过这也不能怪导演,影片中开罗的场景都是在突尼斯拍摄的,由于当地强大的宗教势力,导演不可能改变这些群众演员的着装习惯。

 

7、 埃玛沙和马多克斯漫步在开罗的集市上谈论着即将到来的战争,此时,在两个十字路口外的摄影机的影子清晰的投射在了前景里。

 

8、 在片中多次出现了美国国旗的镜头,一群美国大兵挥舞着美国国旗乘坐坦克呼啸而过,不过奇怪的是他们手里的美国国旗只有48颗星——而当时已经是1945年,美国国旗早就应该是50颗星了。有评论者指出,这是导演明格拉有意的在嘲讽美国的霸权主义——这种霸权主义正是通过美军在二战的胜利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9、 汉娜在那架藏着炸弹的钢琴上优雅的弹奏着乐曲,但是朱丽叶·比诺什显然并不是真的会弹钢琴,她装模作样弹奏的琴键与发出的音乐并不匹配。

 

10、凯瑟琳的丈夫曾经把一幅地图带给英军,他详细解释到,英军需要整个北非的地图,这就是为什么自己呆在埃塞俄比亚的原因。但是你只要看看地图就知道,埃塞俄比亚是在东非,天知道他呆在那里是怎样测绘北非地图的。
 
配乐

 

《英国病人》的电影配乐十分出色,时刻弥散着沧桑、悲苦和多情的风貌,仿佛是向人们诉说爱情的无奈和痛楚。音乐在这部影片中可以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28个乐段,75分钟的长度让影片充满音乐的律动。为《英国病人》担任配乐的是曾以《巴黎野玫瑰》而蜚声世界乐坛的法国著名电影配乐大师加布里埃尔·亚莱德(Gabriel Yared),他的音乐一向很讲究气氛,在表现手法上,喜欢采用管乐独奏加之行云流水般的弦乐配合来体现一种“孤独之美”。《英国病人》的中的配乐按照风格可以划分为具有复古气息的巴洛克音乐和展现北非风土人情的阿拉伯音乐两大类,这样的安排正符合导演对的剧情的把控:巴洛克音乐展现了东欧贵族埃玛沙和有夫之妇凯瑟琳的内心世界,阿拉伯音乐则与影片的主要故事发生地应合起来。影片配乐的另外一处精彩之笔便是传统匈牙利民谣的选用,来自故乡的音乐最大限度的描绘出埃玛沙的多重性格。

 

 

作者: 图宾根木匠

*小建议*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上去;或者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MSN或QQ上的朋友; 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130影萍网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上一篇:奥斯卡最佳影片: 《勇敢的心》,1995
下一篇:奥斯卡最佳影片: 《泰坦尼克号》,1997

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
最新评论

关注用户

    最近还没有登录用户关注过这篇文章…